当前位置:主页 > 豫剧知识 >

20世纪豫剧的发展与转型

二十世纪河南豫剧的发展与变革/

 

  摘要:豫剧,原名河南梆子。 与河北梆子一样属于大梆子系统。 流行于明末清初乾隆年间,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。 正是鄯善、陕西梆子传入河南,与当地语言、文化、民间音乐相融合。 产品。 20世纪,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,经济、文化迅速发展,音乐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。 本文从唱腔和剧目发展的角度探讨河南豫剧在20世纪经历的变化和发展。

  关键词:20世纪豫剧唱腔发展

  介绍

  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。 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变。 从此,中国社会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。 世纪初,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。 张秉林、邹容、陈天华等著名民主革命思想家、宣传家相继涌现。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结束了清朝200多年的统治。 同时也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,建立了中华民国。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。

  此后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经历了北伐战争、土地革命战争、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。 最终,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。 又经历了十年动乱,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,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插上了理想的翅膀。 经济、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。

   1、豫剧舞台城镇化转型

  在社会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。 音乐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 戏曲艺术的发展开始逐渐顺应社会变革的潮流。 20世纪30年代之前,豫剧被认为是粗俗的,因为豫剧主要流传在农村地区。 表演者都是文盲,大多嗜食嗜烟。 他们的唱法沿袭了老套路,歌词中也含有不少淫秽内容。 他们被认为是粗俗和不雅的。 传承与发展之道只能靠口耳相传、靠心传、靠误传。 使用时间久了,错误也不少。 难以置信。 该剧目无剧本,其发展存在文学性薄弱、演唱不系统等诸多缺点。 艺术形式也比较粗糙,舞台布景、人物服装都很马虎。 红脸歌手系着黑布条,青年则在鼻梁上抹上一道红线。 将胭脂涂在手掌上。 画着的脸额头上有一半的刮痕。 舞台上不得穿厚底靴子。 也没有水袖。

  大约在 20 世纪 30 年代。 豫剧刚刚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大变革,进入了现代豫剧发展的第一阶段。 豫剧作为一种戏剧艺术,开始从流行于农村的流动舞台转变为大城市的正规剧场营业演出。 它逐渐适应了城市化的审美需求,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欢。 这些知识分子的参与,彻底改变了大众对豫剧“粗俗”的印象,将豫剧这一民间流行的艺术推向城市舞台,逐步提高了这一戏剧形式的文学性。 这是豫剧改革最突出、最重要的部分。

  后来范翠庭与著名豫剧大师陈素珍合作。 豫剧新剧本不断创作,如《正气风》、《柳绿云》等,这些剧目一改过去粗俗的歌词,蕴含着浓厚的民主、自由、爱国主义思想。 符合当时动荡的社会历史背景,迅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,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反响,为豫剧进入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铺平了道路。阶段。

  二、豫剧剧目的变迁与创新

  我国第一位豫剧名演员常香玉于20世纪30年代来到开封演出,在王振南的支持下。 “中州戏曲研究会”成立。 豫剧改革开始。 由王震南改编、常吞玉主演的六集版《西厢记》在开封首映后取得巨大成功。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。 至今仍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杰作。

  随后,王振南创作了现代剧《打土地》,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日本人的罪恶行径和人民的苦难与匮乏,再次将豫剧推向了风口浪尖。 被誉为现代豫剧的开端。 同时,王震南、常香玉还对演出的舞台布景进行了创新,丰富了豫剧的艺术表现力。 常香玉的艺术造诣,与王振南功不可没。 他对豫剧发展的贡献,使豫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自发状态走向了更高的艺术追求,将豫剧的艺术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。

 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豫剧进入了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。 新中国成立后。 中央开始进行戏剧改革,传统的豫剧剧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历史发展和大众审美的需要。 因此,文化部门提出了同时整顿传统戏剧、历史戏剧、创作现代戏剧的剧目政策。 这样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豫剧剧目创作的题材,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了许多优秀剧目,如新传统剧目《秦雪梅》、《穆桂英挂帅》,新历史剧《木兰”等等。

  新创作的现代话剧《刘胡兰》在1956年首届河南歌剧节上演出,也取得了巨大成功。 在音乐演唱形式上,在继承传统豫剧音乐的基础上,采用独唱、对唱、对唱、领唱、齐唱、混唱等方式,展现了豫剧的艺术风格和现代风格。 。 审美特征。 创造了更具经典意义的现代豫剧唱法。 这些剧目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,更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,使这种艺术形式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。 这一时期,现代豫剧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基本形成。

   1958年,杨兰春创作的豫剧《朝阳沟》掀起了新的热潮。 该剧塑造了一批个性更加鲜明、肉体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,体现了劳动人民追求自由的愿望,开创了更具有经典意义的现代豫剧演唱风格。 该剧标志着现代豫剧从雏形到成熟的演变以及自身艺术审美的完善。 他们证明,传统艺术必须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,不断为戏曲注入新鲜血液,才能使戏曲焕然一新,满足当代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
  在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比赛中,一批优秀的豫剧作品再次涌现,如《朝阳沟内传》、《孩子扶不住爸爸》等,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豫剧的繁荣与繁荣。这一时期。 新世纪是一个不断变革、不断发展的时代。 此后,豫剧舞台上出现了豫剧标志性现代剧目,如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奖的《倒霉大叔的婚姻》、《甜灵女》等。 。

  三、豫剧唱腔的发展与创新

  豫剧是河南最大的剧种,在我国各类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。 原名河南梆子,又名河南高条。 因为早期的演员都是用自己的声音唱歌的。 又称“河南豫”。 歌唱曲调由歌词、旋律、演唱组成。 由于流通地区不同。 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地方特色。

  有以开封为中心的相府调、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、以周口、飘河为中心的沙河调、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西调(西府调)。 除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西调演唱以真声演唱为主外,其他地区的演唱均以假声为主。

  从唱腔的变化和发展来看,20世纪之前,豫东、豫西两大唱腔的唱腔仅限于各自的唱腔,男女同调。 传统的鱼洞曲多用假声(二本调)演唱,声音高而细。 花腔在歌唱中广泛运用,色彩明快奔放。 传统的河南西调多用真声(大本调)演唱,声音比较低沉深沉,唱腔多采用含韵(哭调)。

   20世纪30年代以后,豫剧男唱开始以真声为主,发展出真声与假声相结合的男唱法。 此外,景行的“爆音”唱法也十分独特。

  解放后,东西方两大唱法开始相互交流,进行同调异调、同调异调、调式交替等改革。 这种演唱方式的改变,主要是由来自河南的常香玉引起的。 她的豫剧唱腔是豫西腔。 但她在河南西调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豫剧唱法,并将两种唱法融为一体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,给豫剧唱腔带来了新的变化,使其更加丰富多彩。 此后,他不断学习新的艺术形式,不断提高演唱技巧和方法,积极融合和改造演唱风格,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演唱风格。 她在演唱中融合了秦腔的低音、洛阳调的柔调、评剧的尖锐团字,为豫剧演唱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。

  被誉为豫剧女王的陈素珍也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。 她的歌声更加华丽、明亮、扣人心弦、热情奔放。 她的表演极其细腻、细致入微。 她十分注重作品的表演,为豫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 她最初学的唱法是祥符调,曲调简单,旋律沉闷。 此后,陈素贞阐述了自己的演唱风格,并以一部传统豫剧剧目《三登花轿》作为自己演唱风格改革的起点。 从人物入手,还强调形式的变化和旋律的优美。 此后,她创作了许多新曲子,其中《打柴》、《哭剑》等咏叹调风靡河南。 她的演唱艺术遵循中国戏曲声乐艺术传统中的所谓“四优”,即“词正、音圆、音清、情感真挚”,形成了陈派歌唱艺术的独特风格。

  著名豫剧演员中,不得不提的是崔兰田。 她的演唱风格是地道的豫西调,是著名豫剧《十八兰花》中的第一名。 演唱风格朴实无华,细腻含蓄,流畅自然,演唱吐字准确,吐字清晰。 歌唱的特点是“哭”。 她独特的哭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。 在唱法上,她主要用大本腔(真声)演唱,也用二本腔(假声)演唱。 她的音域宽广,运用自如。 她的鼻音更给人一种悲凉、悲伤的感觉。 崔兰田的演唱很少使用花腔和装饰音。 这给人一种浓浓的亲情之感。

  综上所述

  豫剧是20世纪以来经历变化和发展的多体裁剧种。 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,同时从农村走向世界舞台。 这一古老的歌剧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,在剧目的多样性和演唱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。 改革开放以来,它在台湾也开始蓬勃发展。 它的发展和完善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需要。 正是这样,我们的国粹才得以延续并发扬至21世纪的今天。 相信再过几个世纪,豫剧将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。 。

  参考:

   [1] 陈孝祥. 常派真假声混唱法[J]. 河南戏剧,1986,(03)。

   [2] 陈鑫. 豫剧艺术大师崔兰田[J]. 中国戏剧,2003,(06)。

   [3] 陈一民. 现代歌剧中的复杂情感[J]. 歌剧艺术,1983,(01)。

   [4]丛晓. 豫剧的自信[J]. 东方艺术,2002,(S6)。

   [5]安奎. 古代豫剧为何充满活力[J]. 东方艺术,2005,(18)。

  本文的发表基于项目:河南省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文化繁荣研究(资助项目号:2012-GH-211)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