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古拉斯豫剧资讯网
首页 > 豫剧知识 > 豫剧的起源

豫剧的起源

豫剧前身河南梆子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。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,与当地民歌、小调相结合而成;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;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,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,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,吸收“弦索”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。

河南梆子的班社最早始于何时何地,今无可考。据老艺人传说,过去的演员大多出于乾隆年间的蒋门和徐门两家的科班,而开封的“老三班”:义成班、公议班和公兴班,传说都经历了明、清两个朝代。

义成班,据1916年2月15日《河声日报》载:“省内义成班,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,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,颇享盛名。”义成班于1926年,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。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、后台、前台,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,如售票,接待观众,供应茶水;后台,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,如确定演出剧目,分配角色以及衣箱、道具等方面的工作。

天兴班,原是封丘办的科班,历史比较悠久,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。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。知名演员有李剑云(小名壮丑,工旦)、阎彩云(工旦,1982年去世),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、张治林、聂二妮、孔宪玉、李玉仙、张廷华、李法魁等。

杞县的“六班”、“捕班”(县衙办的)以及马、武、郑、郝、刘、常六姓联办的“六姓家班”等,均为辛亥后的著名班社,演员水成、一阵会、田苟、何运、金成等,均为当时名角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豫剧大全100首合集 豫剧伴奏乐器堂鼓
堂鼓又称同鼓,属打击乐器。以木为框,两面蒙牛皮。演奏时,将鼓放在木架上,用双木槌敲击。 鼓框是木头作的,两面蒙上皮革。 演奏时,将鼓放在木架上,用木头作的...
河南豫剧打金枝 豫剧五大音乐流派
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,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。2006年,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,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...
桃花庵豫剧全场张宝英 豫剧-发源地和...
豫剧,又称“河南梆子”。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,现流行于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安徽、湖北、江苏等十余个省份。原有豫东...
河南豫剧红脸王刘墉下南京 豫东调诞生的渊源
关于豫东调的形成,有两种说法: 一种说法是,开封附近的祥符调传入演变而成, 乾隆年间,住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北门附近的著名梆子戏艺人蒋扎子,开科授徒。数十年间...

强力推荐